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章 杨坚称帝

周武帝宇文邕登基之后,杨坚的官途一帆风顺,从一个小宫伯跃升为随州刺史,紧接着又擢升为大将军。在这期间,他的母亲病重,杨坚日夜守护在她的床边,这份孝心传遍了天下。然而,朝中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周武帝的堂哥宇文护手中,他对杨坚的才能和声望充满了嫉妒,屡次设计陷害,企图抹杀杨坚。但是,在大将军侯伏、侯寿等人的竭力保护下,杨坚每次都化险为夷。

杨坚的父亲杨忠去世后,他继承了随国公的爵位。周武帝更是将杨坚的长女杨丽华纳入东宫,成为皇太子妃,这使得他对杨坚的信任越发深厚。

然而,齐王宇文宪却对武帝说,杨坚的面相有反相,恐怕不宜久居人下。但武帝却认为杨坚只是一个武将,没有必要过于防备。内史王轨也提醒武帝:“皇太子赟并非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君主,杨坚可能会谋反。”这些话语,无疑是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了一颗石子,激起了层层涟漪,但是,杨坚的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,又有谁能够真正看透呢?

周武帝宇文邕,一位坚信天命所归的君主,对于齐王宇文宪和内史王轨的警告,他只是淡然一笑,心中充满了自信。他说:“帝王自有天命在,岂是普通人能奈何的?”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。他的眼神坚定,仿佛能看穿一切阴谋诡计,对杨坚的信任反而更加坚定。

杨坚这位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的智者,得知了朝中的风风雨雨后,他的举止变得更加小心翼翼。眼神中总是闪烁着警惕,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。他深知,只有保持低调,才能在这权谋之中生存下去。

公元575年,杨坚率领三万水军,在河桥一战中大败北齐军队。他的指挥若定,战术高超,让北齐军队见识到了他的厉害。次年,他随周武帝亲征平齐,因战功显赫,被进位为柱国。在与齐王宇文宪共同征伐冀州时,他的智勇双全,被封为定州总管。

周武帝去世后,太子宇文赟即位,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,他也因此晋升为柱国大将军、大司马。大象初年,杨坚历任大后丞、右司武,后转任大前疑。每当周宣帝外出巡幸,都是让最信任的杨坚在朝内留守。他的身影,仿佛成为了朝中的一道坚实的屏障,让人感到安心。

在周宣帝宇文赟的统治下,朝廷风云突变。宣帝颁布了《刑经圣制》,法令之严苛,前所未有。杨坚,一位深谋远虑的柱国大将军,他深知法律的威严,但更明白教化的重要。他多次上谏,言辞恳切,希望宣帝能够考虑更为温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